李备研究员团队受邀出席中美土壤学会学术研讨会
7月21日,中美土壤学会“快速进化中的黑土地科学”学术研讨会在吉林长春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土壤学会、中美土壤学会合作工作组主办,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承办、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黑土粮仓”先导专项办公室和“国家农业重大科技项目”办公室等协办。来自美国和中国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线上线下参加会议,会议反响热烈,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李备研究员团队受邀出席本次交流会,并针对“快速进化中的黑土地科学”主题,与来自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10余名专家,分别围绕土壤地理、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和土壤生物,介绍了“中国黑土区有机质遥感”,“黑土侵蚀防治”,“黑土农药污染与修复”、“黑土碳积累”,“植物微生物碳固持、土细菌趋化性、单细胞与土壤微生物组、土壤微生物生与死”等最新进展,学术报告内容丰富精彩,与会者热情高涨,现场气氛热烈。
李备研究员团队做题为《Single cell technology and soil microbiome》报告
美国土壤学会理事长Michael L. Thompson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会议的学术报告质量高,中国科研人员的学科交叉特色鲜明,广度和深度上令人印象深刻。他表示,随着黑土地科学的快速进化,一些专有名词亟需给出统一定义,如土壤碳储量Carbon Storage、碳固定Carbon Sequestration和碳捕获Carbon Capture,这也更加凸显了中美土壤学会面对面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Thompson教授最后也感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出色组织了会务活动,为中美土壤学会双边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开端,期待形成固定模式,持续增强双边交流合作。
美国土壤学会理事长Michael L. Thompson教授在中美土壤学会“快速进化中的黑土地科学”研讨会做报告
2021年3月20日,中美土壤学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随后成立了中美土壤学会合作工作组,将面向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科学前沿,持续开展科学传播与学术交流,强化双边科研合作,推动土壤学理论创新,为解决中美两国共同关切的重大问题如气候变化和粮食生产等提供土壤学解决方案。
中美土壤学会“快速进化中的黑土地科学”与会部分专家合影
图片及文字来源:中国土壤学会